發表時間: 2020-03-28 09:43:22
作者: 河南普華會計師事務所
瀏覽:
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注冊會計師行業(以下簡稱行業)落地生根,提高行業黨建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有關規定,現就加強行業黨內監督,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行業黨內監督的意義、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1.加強行業黨內監督的意義。2009年中央賦予行業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探路者的責任以來,行業黨建工作持續推進,為加強行業黨內監督創造了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黨組要求行業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的決策部署。在新的起點上強化行業黨內監督,是進一步全面深化行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必然要求,是加強社會組織黨建的新探索,對于提高行業黨建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更好發揮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黨對行業工作的領導,促進行業科學發展和服務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行業黨內監督的總體要求。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立足行業黨建工作實際,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探索紀檢機構的專責監督,把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起來,把黨紀挺在前面,增強行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更好堅持和加強黨對行業的全面領導。
3.加強行業黨內監督的目標任務。在財政部門黨組的領導下,立足“條塊結合,充分發揮行業黨組織作用”的行業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探索行業黨組織全面監督、紀檢機構專責監督、事務所黨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行業黨內監督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黨章黨規黨紀在行業有效執行,推動解決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保證行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發揮先進模范作用,營造良好的政治和執業生態。
行業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是:
(1)遵守黨章黨規,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模范遵守憲法法律情況;
(2)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情況;
(3)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貫徹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行業各個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原則情況;
(4)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
(5)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系廣大從業人員,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情況;
(6)廉潔從業、誠信執業,自覺遵循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守則情況;
(7)嚴格黨的生活紀律,遵守公序良俗情況;
(8)完成上級黨組織部署的任務情況。
二、行業黨組織的監督
4.行業黨組織的監督責任。行業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黨內監督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委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行業黨組織領導本地區行業黨內監督工作,接受上級行業黨組織的指導監督,要經常研究部署行業黨內監督工作,組織實施各項監督制度,抓好督促檢查。
5.對下級行業黨組織的監督。各級行業黨組織要自覺接受同級財政部門黨組的監督,持續加強自身建設。上級行業黨組織要監督下級行業黨組織建立健全和落實相關制度機制,每年要組織下一級行業黨組織負責人進行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要結合黨建工作統計、調研、督導等日常工作,監督下級行業黨組織履職,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加強對事務所黨組織的監督。行業黨組織要組織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每年進行述職,并對述職情況進行評議,應當通過日常聯系、實地調研、行業輿情信息等方式,了解事務所及其黨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相關情況,發現事務所及其黨組織、黨組織負責人有政治、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要及時對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提醒談話,在黨費收繳使用、黨組織換屆改選、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和“三會一課”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應當對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進行約談。
三、行業紀檢機構的監督
7.建立健全行業各級紀檢機構。行業黨組織應設立紀檢機構。事務所黨委是設立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還是紀律檢查委員,由該事務所黨委的上一級黨組織根據情況決定;事務所黨總支和設立支部委員會的黨支部,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新設事務所黨組織的,應同步研究是否建立紀檢機構或紀檢委員。紀檢機構的設立和組成要遵循黨章及相關黨內法規規定,根據黨組織設置的具體情況和屬地黨委要求決定。
8.行業紀檢機構的主要職責。行業各級紀檢機構是行業黨內監督的專責組織,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各級行業紀檢機構要加強對本地區行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事務所黨組織和黨員負責人履行職責情況等進行監督,受理處置投訴舉報,開展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誡勉談話等,向同級黨組織和上級紀檢機構提出維護黨紀的意見建議。
事務所紀檢機構要經常對黨員進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督促黨員遵紀守法、模范執業;協助事務所黨組織引導和監督事務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積極開展警示教育,大力倡導和培育誠信文化、廉潔文化。發現事務所和黨員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向同級黨組織和上級紀檢機構報告。
9.認真處理投訴舉報事宜。對涉及黨員的一般性違紀問題的反映,事務所紀檢機構或上一級行業紀檢機構應當及時找本人核實,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讓當事人把問題講清楚;對投訴舉報較多的事務所和黨員,行業紀檢機構應及時約談事務所黨組織或紀檢機構負責人,及時了解掌握有關情況,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核實處置。對掌握的典型性、普遍性問題要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對有關部門交辦、轉辦事項,要加強與有關方面溝通,按相關程序辦理。
10.加強行業紀檢隊伍建設。注重選調講政治、懂業務、會管理、有威信的黨員到紀檢工作崗位。要把行業和事務所紀檢人員的培訓納入行業黨務工作者培訓體系,提高紀檢人員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事務所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
11.事務所黨組織要認真履行監督職責。事務所黨組織應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權利不受侵犯;了解黨員、群眾對黨的工作和黨組織成員的批評和意見,向上級黨組織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發現黨員違反紀律問題要及時教育、處理,問題嚴重的應當向上一級黨組織報告。
12.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事務所黨組織應當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經常、認真、嚴肅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每年至少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會上應認真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每年開展1次民主評議黨員,按照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的程序,組織黨員進行評議,黨支部要對每名黨員提出評定意見。
13.堅持黨內談心談話制度。認真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發現黨員有政治、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應及時提醒談話;發現輕微違紀問題的,事務所黨組織應向上級黨組織報告,由上級黨組織對當事人誡勉談話,并由當事人作出說明或者檢討,經所在事務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簽字后報上級黨組織和紀檢機構,并向事務所管理層通報。
14.堅持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年度黨建工作述職評議。事務所黨組織負責人應當每年向全體黨員述職,接受評議。述職重點是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履行管黨治黨責任等情況。
15.發揮黨員監督作用。針對從業人員流動性強的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依托事務所管理信息系統等,開通網絡互動、網絡投票和網絡評議等平臺,及時公布黨內信息,通報黨內情況,廣泛征求黨員對事務所和黨組織有關決策和活動的意見建議,把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落到實處。
黨員應當本著對黨和注冊會計師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行使黨員權利,及時向黨組織反映群眾意見和訴求;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揭露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參加黨組織開展的評議黨組織成員、黨員合伙人(股東)活動,勇于觸及矛盾問題、指出缺點錯誤,對錯誤言行敢于較真、敢于斗爭;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紀違法的事實,堅決同不誠信執業行為作斗爭。
五、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
16.自覺接受行業黨外代表人士等監督。重視行業黨外代表人士的監督,行業各級黨組織舉行的重要會議和活動,應視情況邀請行業黨外代表人士參加,定期召開有行業黨外代表人士參加的座談會等,積極聽取行業黨外代表人士提出的意見、批評、建議。事務所黨組織應進一步推動黨務公開、拓寬監督渠道,認真對待、虛心接受行業廣大從業人員、客戶和社會公眾等監督,自覺接受新聞媒體等輿論監督。
17.自覺接受事務所的監督。要加強與事務所管理層特別是非黨員合伙人(股東)的溝通,經常聽取管理層關于加強黨內監督的意見建議,主動了解黨員誠信執業情況,對存在不誠信執業行為的,及時進行調查,并予以提醒談話、誡勉談話。黨員受到黨內處分的,要及時向管理層通報,并可根據處理性質提出進一步的行政處理建議。
18.探索建立黨員違紀違法信息通報和處理機制。行業各級黨組織要加強與司法、行政、紀檢監察機構和行業監管機構的溝通,及時掌握涉案及依法受到刑事或民事判決、行政處罰、行業懲戒從業人員信息,會同行業有關部門查核當事人黨員身份信息,并及時向涉案黨員所在事務所黨組織通報。對有證據證明黨員違紀違法問題明顯、但短時間難以完全查清的,根據情況可對被審查黨員先行采取組織處理措施。審查終結后,對于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行業黨組織可以根據生效的刑事或民事判決、行政處罰、行業懲戒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等,比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黨組織作出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后,司法、行政、紀檢監察機構和行業監管機構等依法改變原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對原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決定產生影響的,黨組織應當根據改變后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等,重新作出處理。
六、黨內監督工作的組織保障
19.落實行業黨內監督責任。行業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所轄范圍內黨內監督工作的領導指導,把黨內監督工作列入工作總體任務,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行業各級黨組織需每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行業黨內監督工作,加強對所轄范圍內行業紀檢機構和紀檢工作領導指導,著力推進黨內監督工作有力開展。
20.理順行業紀檢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行業黨組織和紀檢機構要與隸屬黨組織及紀檢監察機構充分溝通,逐步明確行業監督執紀工作規范,完善行業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機制。
21.加強理論政策研究和宣傳引導。積極開展行業黨內監督的研究工作,結合行業特點,研究總結《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在行業黨內監督的適用和實踐,為提高行業黨內監督工作水平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陣地,及時總結推廣行業黨內監督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行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了解、支持和參與行業黨內監督,營造行業黨內監督工作的良好氛圍。
22.抓好督促檢查。通過學習培訓、定期走訪、座談交流、建立聯系點等方式,深入行業各級黨組織調查研究,及時跟蹤工作進度,積極聽取廣大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加強對行業黨內監督工作的督促檢查,不斷改進行業黨內監督工作。